《我的婚攝美學之路》(3) 鏡頭焦段是攝影敘事的靈魂
《雙魚婚攝美學1》
論紀實vs.沙龍在婚攝中的角色問題
《雙魚婚攝美學2》
談手機顯示器如何影響圖像生產
《雙魚婚攝美學3》
鏡頭焦段選擇與影像敘事之關聯
16. 如果光線是攝影的生命,焦段就是靈魂的容器!
圖文/郭大爛 2020/7/31
焦段絕不只是可視角那麼俗氣的東西,攝影大概有50%的秘密藏在焦段裡(認真),每一個焦段都有不同的視覺特性,為眼前生動的人物選擇一顆好焦段,是攝影師一生的功課。
剛踏入攝影的人一定曾被器材行裡玲瑯滿目的鏡頭給迷暈過,相機廠商的城府深啊,不把你的口袋的錢掏光是不會罷休的!(笑)你可能會問:如果有變焦鏡,何必買定焦呢?這真是好問題啊。
17. 定焦鏡比起變焦鏡有著更多表情
說穿了就是光圈大小的問題(老鏡玩家可能對鏡頭表情有更深的體悟),如果我逼自己用24-70mm F2.8拍攝整場婚禮的話也是沒問題的,但是看起來不會這麼生機勃勃,大光圈定焦反而可以給我帶來更多機會。
婚禮攝影因為常常面臨場景複雜、元素太多的問題,那一瞬間的鏡頭不一定可以用構圖方式避開。所以說如果使用定焦的話,還有開大光圈做「背景虛化」這一個選擇。
當然光圈不只是用來模糊背景的,有時是為了「突顯主體」、「爭取更低的ISO」、「獲得更高的快門速度」。可怕呀,單單是光圈這件事,其複雜的程度就足夠讓攝影師忙活一陣子了。
18. 不一定是選擇焦段迎合事件,攝影師更常用焦段去選擇事件
這種情況在「街拍」時經常發生。平常不執行任務的時候,我都是帶一機一鏡出門走走,至於帶什麼焦段純粹看心情。
如果今天帶了28mm,就試著拍攝用28mm能拍好的事件、用它給的框架去觀察世界。
如果眼前的事件不適合28mm,心裡就會想:「今天運氣不好啊,希望下次再讓我遇到一次,我一定好好拍起來。」這種事情很常發生,不必在意。如果什麼畫面都想拍到,大概只有上帝視角做得到。
只要常常訓練自己對焦段的感覺,往後遇到其它事件時,對的焦段會跳起來告訴你:「用我吧!用我吧!」(笑)
2019年6月22日 Nick & Erin © DUpisces
19. 換鏡頭就像換衣服,是為了穿出更好看的畫面
對攝影師為何使用定焦鏡的理由如果能夠理解的話,接下來要關注的問題就實在了:你換鏡頭的速度夠快嗎?。
變焦鏡用習慣的人很容易失去何時該換鏡頭的判斷力,甚至失去手法速度。因此必須經常練習,形成肌肉記憶之後,換鏡頭就會像呼吸一樣自然。
2018年11月17日遠智與文瑜|台北萬豪酒店 © DUpisces
20. 有些事情我們選擇去做,不是因為它很簡單,而是因為它夠艱難
拍攝婚禮時我交換鏡頭有兩種考量,一種是預先判斷眼前的事件適合哪一種鏡頭,這種情況很簡單,因為你已經早一步於事件之前就準備好了,只要讓事件自然發展就行。
另一種是突發事件迫使我必須更換鏡頭這,這比較刺激,如果場面需要的話,就要盡快交換鏡頭才可以哦。
為了更有效率地更換焦段來敘事,婚禮上我多半使用兩台相機各裝一種焦段來操作,有需要時抓起另一台相機就行。
2018年5月27日佳融與采薇|板橋晶宴府中韻劇場 © DUpisces
這樣講起來真羨慕只用變焦鏡的人呀,但我還是很享受換鏡頭的愉悅感受,就像為畫面量身訂做一套西裝,敘事起來多一分體面,這是用任何其它簡便的方式都做不到的效果。
21. 既然要拍就要拍好拍滿
宴客時我常被賓客要求拍攝合照,我都會跟對方說「讓我幫你換一顆適合拍兩個人的鏡頭」、「讓我幫你換一顆適合拍六個人的鏡頭」,請對方稍等一下,就可以拍出讓他們看了開心的照片。
與其隨隨便便拍攝一張會被嫌棄的照片,不如花點時間拍攝會讓對方想分享在FB上的照片。當賓客把照片分享出去時,就是在說:「我覺得攝影師把我拍得很好看!」換個好看的焦段也算是我尊敬自己職業的方式。
22. 光學的限制
2016年10月8日Xinyi & Jill Lin | 顏氏牧場 © DUpisces
23. 如果攝影是繪畫,鏡頭就是筆刷;如果影像是交響樂,攝影師就是指揮
廣角鏡猶如排筆,沾染大片的顏料為場景做出底色。就像大部分的影視場景一開頭,都是用較廣的畫面交代故事發生的地點與場合。長焦段就像小號的水彩筆,持續為故事描寫細節、更深入觀察人物表情的變化。
當然這麼說只是影像敘事的段落之分,如果我們把每個鏡頭當成一個樂句一樣來處理的話(這小節快速大聲一點,那一小節緩慢輕柔一點),傳遞的訊息就會立刻變得細膩起來。
這裡好像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啊?但是攝影做久了真的是這種感覺。如果不能想像的話,只要記得「焦段是一種讓敘事更精美的工具」就可以了。
2014年12月24日坤潁與佩真 © DUpisces
24. 焦段代表的意義不只是視角差異
焦段在光學意義上是視角的變化,所以廣角鏡拍攝的話空間看起來會變大,長鏡頭的話可以把景物拉近。但對我來說這只是非常俗氣的理解,更換焦段其實有更深遠的敘事意義。
25. 更換焦段的目的是為了調整主體與背景的比例
在主體比例不變的前提下,使用廣角的話會讓背景變小;運用較長焦段會讓背景變大。如果希望主體和背景產生連結的話,記得換上適合的焦段。
如何調整主體佔據畫面的比例是一種藝術,沒有一定的規則。
攝影師如果經驗豐富的話,就可以調整出可口的黃金比例哦!
我用這組顏氏牧場婚禮的組圖,示範一下如何利用長焦段的特性進行影像敘事:1. 先交代新郎新娘跳舞的主題,背景的賓客暫時被虛化。2. 接著加深紀錄來賓專注觀賞的反應與細節。3. 繞到會場的另一面提供新郎新娘正面舞姿,交代賓客們正在觀看的角度。4. 賓客躍升為視覺主體,新郎新娘轉為模糊區。這種「主客易位」的多層次敘事手法經常出現在大爛老師的婚禮紀實中。(觀賞XIN & JILL@顏氏牧場婚禮紀錄)
26. 理解影像敘事基本原理,才能具備判斷焦段的能力
影像敘事的基本原理就是讓兩個元素(以上)進行互動,或者呈現主體與環境的連結,這種拍攝會讓照片「說話起來」,因為它會讓觀眾嘗試閱讀元素之間的關係。
2019年11月23日彥嘉與宜晉|心之芳庭 © DUpisces
2013年3月17日鈞策與亞秦 © DUpisces
當然也可像電影一樣做分鏡,先拍A的動作再接著穿插B的「Reaction shot」(反應鏡頭),這也是大爛老師很常用的敘事方式。
2019年2月17日宜恆與毓潞 © DUpisces
27. 牢記焦段的視覺心理效果
長鏡頭可以營造安定/中立/窺視的視覺,廣角則適合用來呈現動盪/興奮/不安。如果下定決心要拍一些不正經的照片,用魚眼可以適切的完成任務。
28. 焦段與信任感
與對方建立默契前,如果貿然用50mm以下拍攝的話,對方是會嚇到的哦。等到對方習慣鏡頭之後,就可以嘗試用35mm左右的焦段拍拍看,這是長焦段無法帶來的感受。
29. 每一個焦段的捕捉,都是為了裝載有靈魂的影像
如果無法讓人從照片中感受到情緒的話,那可是不行的。不論快樂或感動,攝影師都會用生命拍攝下來,因為這不只是新人們的回憶,也會是我一生當中重要的經歷。
30. 焦段選擇與影像敘事,如何?很有趣吧!
有野心的紀實攝影人總是會挑戰把畫面精煉起來:可以用一張照片完成的,就不用兩張照片描述,就像寫詩一樣追求文字精簡、意象豐富。不過這些都是在安全片確實捕捉到之後才需要去挑戰的事,在此之前婚禮攝影師還是會為你把安全片拍好拍滿的!(笑)
糟糕,不小心把這篇寫成中文世界裡最詳盡的婚攝美學解說了,麻煩的是我才說了一半,可能還要分六集才說得完(笑),希望能吸引和我一樣享受這份堅持的人,一起探尋婚禮攝影的奧秘吧!▉
DU 雙魚的海邊
Copyright © DUpisces
DU 雙魚的海邊
相關文章
婚禮側拍-你不能不知道的10大重點:新人與婚攝初心者請服用
2016年4月24日昭聖 ❤ 昭月|我:「請問您請的這位副攝是?」新郎::「啊,這是我爸爸,他很喜歡拍照。」 做一個最好的婚攝副手 作者/大爛老師 我在合約中鼓勵客戶找「親友側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