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攝影史的意義──我的觀點
攝影的起點
攝影文化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情況下,比起過去攝影論壇的時代,感覺多了幾分個人主義的氣息,許多人鼓勵「這樣也行,那樣也可以」的態度,也讓時代色彩多了幾分虛無。可倘若一個人在沒有核心價值的情況下奮力表達,產生的影像/語言經常顯得支離破碎。攝影的起點是 ego,但是人們往往忘記了建立一個豐富的 ego 需要給自己的「視覺心理資料庫」盡量往裏頭塞點東西,讓核心有份量。
攝影史太早讀或太晚讀都有毒
有一回,攝影師胡先生傳給我一件某攝影大賽的得獎作品。我:「感覺有小孩子氣啊。」胡:「可惜了,他缺一個人帶他讀攝影史而已。」
我:「這麼說又太嚴格了吧?趁年輕可讓他摸索著攝影的樂趣啊(笑)。」
胡:「是的,我也是這麼想。讓他自己摸吧,摸得夠多之後,自然知道攝影史的重要,但攝影史這種東西確實不必太早教。」
我與胡先生看法同:太早讀,或許會剝奪你對攝影的樂趣;而太晚讀,說不定會可惜了你前面的探索。那什麼時候讀攝影史是個好時機呢?若要我說,大概是當有一天你意識到「自己的東西不過就那樣了」、「想看看前面的人都做了什麼」。這大概就是最好不過的動機。
但那些太過個人主義的攝影者,可能永遠不會有這個念頭,對他們來說攝影好玩就行。
只讀一本攝影史顯然會出問題
有回我到高醫講攝影課,學生課後跑來問我:「我也想接觸攝影史,請問有沒有推薦哪一本書可以讓我切入?」又一次我到資策會講課,一位先生也問:「我想接觸美學,能不能推薦哪一本書開始念?」照理說我教課這麼久,理應輕易給出答案,但每每面對這樣的問題,我總是鐵口無法直斷。之所以不敢斷言該從哪一本讀起,有幾個原因:
一來,我從不只讀一本書,尤其是攝影史這領域。不要忘記任何一本史書都是由「某作者」撰寫,由他來決定哪些作品重要、哪些不重要,到後來每一本攝影史書絕對都是丟三落四、掛一漏萬。倘若能同時讀數本以上,獲取參考坐標的速度才會加快。
二來,若時間未到、思想未到,貿然推薦好書也是危險。遇上一本書需要機緣,若是由第三人推薦閱讀,反而可能壞了他的興致。
攝影史兩大類型
我大學時花了近四年的時間才讀完圖書館內的各類攝影書,在腦海中我自己將攝影書 map 出四大類型:
1. 《攝影史》
2. 《攝影文論》
3.《攝影作品集》
4. 《攝影技術教學》
而其中《攝影史》又可分為兩大類型:《技術文明史》與《風格文化史》。
攝影技術文明史
「技術史」總是先被忽略的一塊,因為裡頭充滿陌生的專有名詞(例如溼版、乾版攝影術、蛋白印相),這些對急需增進攝影技巧的人毫無幫助。但是,若你能花時間回頭看看攝影術當初誕生的過程之曲折,你必然會對它有所敬畏。
在過去,技術史難讀是因為裡頭皆為文字描述,但現在 Youtube 視覺資訊繁多,只要認真找一些攝影史影片出來看,並將影片中的資訊做成筆記寫在書上,我相信框架很快就能建立起來。譬如當我讀到攝影史上的傳奇人物 Muybridge 時,發現 youtube上有 BBC製作的傳記影片,書本與影片即可做連結。
請注意:只有當你了解那個時代攝影技術的種種限制,你才能明白為什麼那個年代的攝影師拍出那樣的相片。技術限制影響人們觀察的方式。
2016年伊斯曼攝影博物館更製作了12集攝影史介紹影片,從人類對光影的追求開始,一路講到暗箱、光學鏡頭、化學光敏物質,如何構成最早期的攝影。
攝影風格文化史
相對於技術史的枯燥,「風格史」則相反,它相當引人注目,因為大家習慣閱讀流派的區分,就像我們讀藝術史總會讀到印象派那樣。但是,如果一開始就相信書寫者為你區分好的流派,你會陷入非常大的迷惑。流派的區分,說到底只是為了方便分門別類,譬如就算是繪畫領域的「印象派」,在當時的表現方式也是劇烈流動、技術上無法被統一歸類的。
風格史的作者之所以建立流派,好心點的是方便讀者分類閱讀,壞心點的甚至是要建立學術權威而刻意自創流派名詞。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不要只讀一本攝影史,只要能同時閱讀多本,被作者牽著鼻子走的機率就會減低很多。
新型態的風格史:攝影方法論
這是由大陸藝術家邱志傑在《攝影之後的攝影》一書中所發展出來的一種編寫方式。以往風格文化史都是按照年代排序,但如我前文所說:強硬區分流派,就像硬給某個時代的攝影師戴帽子。而邱志傑則採用比較另類的方式:把使用相同方法的攝影師作品歸類在一起,不去管時間,只要方法雷同的都歸類在一個章節作介紹。這麼做的好處在於:大家可以站在制高點看清楚攝影王國的版圖在玩那些把戲。
從攝影史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喜歡什麼樣的攝影,就去研究那領域的歷史。譬如我自己喜歡紀實攝影、對近代史感興趣,那麼攝影就相當於一道時間的窗口,可以帶我一窺大師的面貌。有一回我到 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看到一個攝影特展,內容是二戰時期在美國的日本人如何生活。珍珠港事件一爆發,美國立即宣戰,並在各地區貼上海報,要求日裔美國人接受國家管理,進入各地的集中營。
當時我看著看著,在過了一個轉角後發現牆上掛的照片突然不一樣了,放相品質突然飆高:不成像清晰,還蘊含著豐富的階調。我當下一看就知道這絕不是普通人拍的,趕緊往下看拍攝者姓名…… 我的老天,竟然是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
以前我們在攝影史讀到他的時侯,書上永遠只突出他的風景照。如果不是來看這展覽,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原來他也參與了二戰時期的紀錄。我掐指一算,他拍攝這些集中營生活的時候正好41歲。這就是我前面說:不要被攝影史牽著鼻子走。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就自己跳下去鑽研,收穫就可以繼續延伸,成為自己的養分。
▲ Ansel Adams 於1943年在加州拍攝二戰時期集中營裡的日裔美國人日常生活,從醫療、教育、信仰、棒球賽到農耕。
攝影史上的每個人都是你的老師
攝影師胡先生:「但太早唸也是害了他,要先有自己的 data才有利於吸收和比較。假如你身邊忽然出現了一百個老師(意指翻閱攝影史時),也許你會目炫神迷無所適從,但先有了自己的探索和經驗,就可以和老師們有對話、有判斷。」
胡先生對我說這句話時,是絕無可能知道我與他想法一致的,這也讓我放下不少心,因為我對那些學生的回答也經常是:「先多拍,總有一天會慢慢開始接觸的,不急。」
讀攝影史不是讓你變強的保證,即使你依然不能飛天遁地,至少你已經找到一個參考座標系,知道自己現在身在何方。▌
文章內容版權所有,歡迎引用或轉載,請勿搬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