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婚禮影像故事 | 婚禮攝影師的紀實之眼 | 2006-2013
婚紗相本拍了以後就是塵封,但是好的婚禮照片就算隔十年重新回看,它會像一道門,讓你憶起當時的反應、憶起決定成家的堅定、憶起老家生活的點滴。這就是我作為一名婚禮攝影師一直不變的初衷。婚禮當天紀實所能呈現的回憶是類婚紗難以比擬的,大爛老師會盡力為新人們紀錄下每一個具回憶價值的片刻。
大爛老師淺談 lightroom參數的生物科學原理
Sharpening演算法與節細胞訊號無異,即針對高頻訊號強化其邊緣濃度(抑制與增強),Clarity參數則是反向操作低頻訊號的濃度。從實驗已知,人眼對低頻訊號的改變較不敏感,感知程度較低,但因為低頻濃度對影像的改變較為全面,因此 Clarity 參數被攝影人大量愛用,作為影像銳利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LG gram 17開箱評測心得,攝影師的修圖二號機
沒有獨顯,卻有一塊16:10的超大螢幕,實測youtube跑8K影片都可流暢運行。屏幕沒有防眩光貼膜+高達350尼特的亮度=色彩彷彿裸奔,清晰亮麗,屌打市面上大部分只有200尼特的筆電。
婚攝作品 | XIN & JILL@顏氏牧場婚禮紀錄
那天在顏氏牧場下著小雨,但大家的熱情沒有被澆熄。九年前我在台北圓山拍婚禮時,一位年輕人遞給我一張名片,告訴我他打算將農場改經營婚宴場地,只記得當時我問他空調怎麼解決?他說目前沒有,但未來會加裝。數年之後這場地即為如今的顏氏牧場。顏氏牧場婚禮白天陽光宜人,但是晚宴則對婚攝的功力非常挑剔,對閃燈特性不熟稔者往往在此敗下陣來。請看大爛老師如何運用高超的閃燈技術描繪人物精緻的五官。
婚禮上靈氣破表的女孩們
場令人不太好意思注視的女孩,攝影師只好用鏡頭捕捉那美麗的瞬間了,自然寫實的拍攝風格,紀錄賓客們現場互動,讓新人獲得更多豐富回憶
是誰酸了一只離機閃:高階婚攝技巧漸變史
記載台灣婚禮攝影圈早期對「雙閃燈」的看法,婚攝運用離機閃燈如今已成為常態。多閃燈顧名思義,就是使用三顆以上的閃燈對婚禮現場光進行改造或修飾,確保捕捉的鏡頭更清晰立體,閃燈的設定隨著科技進步也越來越人性
心之芳庭戶外晚宴:婚禮攝影師這樣拍
心之芳庭的露天晚宴有兩種版本:山頭上的慶典區(教堂外圍的草地),與山腳下的南法莊園區。如果你是在南法莊園區舉辦婚宴,也就是說,傍晚的教堂儀式結束後,工作人員將必須想辦法將器材全數搬移至山腳下。餐廳並沒有在山腳下另外設置停車場,因此攝影器材無法用開車運送,要全部人工搬移。
淺談婚禮攝影閃燈:一門戰場上的藝術
這篇文章花了很多篇幅在展示「光線」這一婚禮攝影的終極難題,婚禮最重要的部分是在紀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但這些拍攝都必須建立在擁有良好的光線基礎上,看郭大爛老師如何運用獨到的多閃燈技術幫新人打出優異的光影效果
攝影美學:光線與視覺演化
什麼原因促使寒武紀的動物外表急遽演化?其中一項原因就是眼睛的誕生,產生了掠食獵物與閃躲敵人等行為,動物的外表與行動為了適應這樣的壓力,演化出硬殼構造、捕食用的附肢,甚至偽裝。生物體展現顏色的方法有三:冷光,色素,結構色,後兩種展現顏色的方式最為普遍。要展露出亮豔金屬色澤只能依靠結構色,使用奈米級的光柵或薄膜來暈出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