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場婚攝糾紛看第二預備機的重要,你肯定從未想過自己的婚禮會敗在沒備機的攝影師手上
圖文/大爛老師
1. 從一篇婚攝糾紛理解備機的重要性
最近網路上流傳一則婚攝糾紛事件:一個攝影師拍完第一次進場之後,相機突然壞掉了,新人問他沒有備用機嗎?攝影師回答沒有,於是只能退還訂金,道歉離開。
攝影師事後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我用的相機是1DX II,買18萬九千元,沒有在帶備用機,是我太相信1DXII了。20萬的最高階相機,我沒有準備兩台是我的錯。」
看到這位攝影師的回應,讓我突然想起明代文學家方孝孺:
2. 職業攝影師必須在有限成本內建立起一道防線
這起事件當事人已經和解,不需要對他們兩方之間的事有任何評論,我只是心中有一個疑惑:找攝影師的消費者可曾擔心過他有沒有備用機嗎?
如果我是客戶,當我上網找婚攝的時候,一定是看看他的作品、看看他的風評,如果真的喜歡、覺得可託付重任,才會與他敲定檔期。
但說真的,我萬萬想不到會需要問對方有沒有預備機。因為,這難道不是最基本的準備嗎?
不要誤會,這當然不是說各行各業都要把生財工具(攝影這一行指的是相機、鏡頭、閃光燈)double備份,沒有人能承擔得起這麼龐大的成本。
但這一行做久了,哪些備份成本是在可控範圍內並且非得執行的,你問十個攝影師會有十個跟你說:記憶卡與機身。
3. 婚攝一行的魯棒性(Robustness)
「魯棒性」意指一個機械或軟件系統在在一定的外部因素干擾下,能否維持它某些性能的特性。
用空拍機比喻,如果你讓機身掛載重物,或是凹斷其中一兩片槳葉,空拍機是否依然能完成飛行並平安返航?
婚攝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記憶卡壞了,或是機身快門卡死,你還能不能完成婚攝最基本的任務──拍照?
4. 職業用機連記憶卡都是雙卡同步寫入的
任何一個視覺案子,攝影師扮演的角色就是將眾人齊力打造出來的事件給拍攝下來。這些準備功夫可能是可以重來的(如拍攝沙龍寫真),也可能是無法重新來過的(新聞 or 婚禮 or 大型商攝)。
你可能很難想像那些承接無法重來的攝影師,他們心中背負著多大的壓力。如果記憶卡在拍攝結束後壞了,那麼眾人的努力就泡湯了。
但一張記憶卡才多少錢?如此便宜的料件如果可以同時插兩張不就好了?
因此相機廠商給了有職業需求的客戶兩個卡槽,讓你按下快門的同時將資料分別存入不同的記憶卡。
一張記憶卡寫入一定的次數,總有一天一定會壞掉,但兩張要能同時壞掉的機率很小,因此我們可以說:當婚攝使用雙卡槽時,這名婚攝有較強的魯棒性。(無誤)
同理:一台相機按到一定的快門次數,總有一天一定會壞掉,但兩台相機同時壞掉的機率小,因此為了有較強的魯棒性,職業攝影師會多攜帶一台預備機。(無誤)
5. 預備機可以是不同的任務型相機
注意看這次出事情的攝影師在臉書上回應:「20萬的最高階相機,我沒有準備兩台是我的錯。」其實我跟同業都看不懂他在說什麼,可能他沒有思考清楚預備機的用意。
我們的主力機都是20萬等級的相機,但從來沒有人說一定要帶兩台20萬的相機。
相機設計時都有其針對任務,譬如NIKON D4或D5是針對運動型任務而設計的相機,而D800或D850,就是針對商攝型任務而產生的高解像力相機。
這兩種相機價格不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它們都可以拍照,而且會用的人都可以拍得很好。
我相信大部分的N家攝影師都會選擇這樣一大一小的搭配,平常除了針對不同的任務選擇相機之外,在紀實情境中,其中任何一台壞掉了都隨時可以調用另一台來使用,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6. 雙機與預備機分不清楚?
最後再幫圈外人釐清一個概念:弄明白「雙機」與「第二機」(預備機或掛載不同焦段的二機)的不同。
現時這兩個名詞在網路上被混亂使用的程度真讓我嘆為觀止。
- 「雙機」:意指有兩位攝影師各自操作一台機器。譬如通常在錄影案件下,會有兩位攝影師同時拍攝,並在剪輯時交叉運用遠近不同視角的素材。
- 「第二機」:意指一位攝影師一次操作一台相機,但是他身上可能背了兩台交互使用。
我為什麼要囉嗦談這個,是因為自從「雙機」這個名詞開始在網路上被大家朗朗上口之後,許多同業經常被問到「你是不是使用雙機?」(我從沒被問過,因為我總強調我喜歡單人作業)
正常攝影師聽到的第一反應其實是:「你是在問我有沒有第二台相機?還是在問我有沒有兩位攝影師?」
有的攝影師會回答:我是單人雙機。
但其實在圈內人聽起來,他說的是:「我一次只用一台相機,但我會帶兩台相機。」
P.S 在錄影案件中雙人雙機或許是必要的(為了剪接故),但是在平面攝影中卻是不必要的,除非有物理上必須同時記錄分隔兩地以上的需求,否則平面攝影師本來賣的就是控光與影像敘事的能耐,在藝術的領域裡1+1不等於2。
以上,謹以此文簡短說明預備機的重要性,祝福每一位攝影師與新人都能順利地完成每一場獨一無二的婚禮。
Copyright © DUpis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