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記憶:從膠片到數位的過渡(2000~2010)
1. 這幾年底片使用的「返祖現象」,感覺已然成為一種新的文化,值得爬梳一下脈絡。
2. 1990年代接觸攝影的人,至2004年前後我相信都還在底片階段。大家還記得為什麼2004年的我們為什麼繼續用底片拍照嗎?因為當時數位相機貴、不成氣候,人們相信使用底片的品質勝過數位。除了精神層面與文化慣性,在當時的硬體條件下,數位確實不一定具有優勢。早期的數位相機寬容度低、ISO 800時噪點極多、沒有 14bit 的檔案可在後期操作、高光處經常沒有訊號、電力嚴重匱乏,這些毛病很難被專業攝影者坦然接受。
3. 先不論 120,其實即便是 135,在良好的光學獲取的前提條件下,使用光學放大機放大到 1公尺的長度下依然能產出分毫畢現的照片,準焦處仍鋒利無比。但是早期的數位相機不但解像力低落,甚至沒有能處理 RAW 的後端軟件。
4. 這裡我們要記得一件事,當時使用底片的人心知肚明不同款的底片有差異,但是大部分人追求的不是色彩差異的極大化。軟片的色彩差異被理解為不同場合下適用的工具。譬如拍攝風景寫真時,許多人選擇 FUJI VELVIA 100;拍攝細緻的美少女人像時,人們或許會選擇 REALA 100… etc。
5. 遙想當年人手一本日本刊物《風景寫真》、《日本カメラ》,當時內容雖都是底片拍攝,但從沒看過如今這般追求「底片色調」的文化。(如今已有一種新型態看待底片攝影的方式,然其中包含多元動機的使用者,無法一概而論,本篇也無意討論)
6. 再白話點說,如今對「底片色調」的刻板印象,已非早期底片攝影者對底片的認知。
7. 這種「認知變化」與「刻板印象的再強化」原因或許來自近幾年流行的 preset。
8. 網上販售各種強調底片風味的 preset 究竟是在哪方面會讓用戶覺得這是 Film 風味?首先是 grain,再者是 color grading/split toning,有的甚至包含漏光特效與 scratch。
9.「數位仿類比」的 preset 有些做得很逼真,有些做得較誇張。其中除了 grain 是仿製底片性質之外,也有軟件模仿了過去底片時代沖印照片時的不可預期 / 失敗的現象:如相片的灰化、掃描色偏。
10. 這反映某種程度上,人們對過去出現的「偶然 / 失敗」有懷舊之感。然而新的視覺文化中,有一部份人追求這樣不可預期的現象,並稱之為「美」,但是這對早期底片攝影者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
11. 2000年附近確實有很多人追求不可預期性,請注意:當時還沒有底掃的干擾,大家都還是會習慣洗出4*6相片觀看。正常拍就會洗出正常的照片,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攝影人也沒有數位手段來後製相片,因此就發展出「正片負沖」、「LOMO拍法」。前者是使用「C41顯影藥水」去沖洗正片,可以達到高反差、色彩濃艷的效果。後者則是在拍攝階段盡可能不去建立確定性,以達到對結果未知的效果,對於沖洗出來的照片再進行二次創作。
12. 再回頭看看大家是從什麼時期開始拋棄底片攝影轉向數位的:2001年流行一台打鳥神器 NIKON coolpix 995,這大概是攝影人在攝影論壇上首次見到數位攝影的威力:純淨亮麗的顏色。
13. 純淨亮麗的顏色。純淨亮麗的顏色。純淨亮麗的顏色。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14. 這在過去底片攝影時代是很難擁有的東西,為什麼呢?最大的原因來自於底片根本上是一種化學製品,而人們最常用的是負片。即使在純光學放大的時代,相館沖印出來的照片仍會局限在底片+藥水+相紙所能顯出的某種色域。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數位攝影大多是在發光體上觀看,本質上與反射光的照片不同。
▲ 同一位模特,透過底掃(右)與直接使用數位攝影(左)的差異。我所謂底掃機器的干擾源自於此:光學放相時原本應該是正常膚色的相片,但是由於普通底掃的色彩轉換過程應該是有些毛病,因此總是無法得到通透的膚色。當時第一次使用數位相機的人應該都會有點訝異,原來膚色的呈現可以這麼好看。
15. 這也是為什麼正片從以前到現在都這麼吸引人,因為正片先天上就可以透過發光的型態觀看,不論用 loupe 或幻燈機,都是一種很難得的視覺經驗。
16. 至於單眼方面從類比到數位的大量轉換,大概要是從 2006年開始,各家廠商紛紛推出千萬畫素級別的消費級單眼,2007年 Lightroom 發布,數位攝影的前後端儼然一體成形,類比攝影優勢盡失。
17. 2000年後出生的人,我猜想是已經不記得 2000~2008年之間類比轉數位攝影的變遷,假設他們15歲開始攝影,當時市場上都已經完成數位轉型,因此對前面過渡的階段應該是不清楚的。2010年後出生的更不用說。
18. 2000年-2010年的類比往數位的過渡階段,底片攝影人究竟是怎麼在網路上交流作品的呢?
19. 這裡不談當時屈指可數的昂貴滾筒掃描,只談大眾端。當時許多沖洗店紛紛引進數位機台,富士的 Frontier 與柯達的 NORITSU 都可以將底片掃描成數位檔,然後輸出到相紙上或燒錄成光碟,大家利用光碟檔案分享在網路上交流。
20. 請注意:自從數位機台普及後,放相階段就不再具有光學鏡頭的參與了,這導致了一些負面影響,讓底片轉換成數位之後的成果有遺珠之憾。
▲ FUJI REALA 100拍攝,FRONTIER 350 掃描(2002)。若仔細放大看,可以看到過度銳化的Pattern,海邊的夕陽樣張也可以觀察出太陽周圍有黃色的一圈。當時眼尖攝影者可以從掃描的數位檔案中辨識出是哪一台底掃。
21. 最明顯可見的缺點就是銳化過度,導致影像顆粒極粗。正常來說,ISO100的底片放相成4*6是看不出顆粒的,但是 FUJI 與 AGFA 沖印機掃出的影像則有非常明顯的銳化型顆粒。
22. 如果要追問原因,我認為這可能是沖印店為了追求速度而降低掃描品質,這對於數位檔本身都有不利的影響,因此後來有能力的人都自己買了家用底掃來控制變因。
▲ Jane Goodall 來台接受榮譽博士。影像左方發藍的現象是底掃本身的技術性問題,與底片色調並無關連。我拿到檔案後也還是必須使用軟體進行修正。NIKON F60,800mm,1/60,Fujifilm X-Tra 800,2001年。
23. 自己控制掃描的變因是非常重要的,美國阿拉巴馬州有幾位年輕人自創沖洗店(Indie Film Lab),他們各買了一台 Frontier 與 Noritisu,在小心翼翼的控制變因之後對同一張底片做掃描。看完後我得出兩個結論:
1. 看似曝光過度的人物,可在掃描的階段予以調整,利用底片上保存的資訊重新調整曝光值。但這也僅限在掃描端,因為交到客戶手上的已經是定型的 8bit JPEG,客戶實質上沒有任何可以操作的空間。
2. 若要將兩台機台的顏色調整成接近一致,其實做得到的,但剩下那些不可改變影像特質的就是機台先天的數學轉換特性,譬如富士在綠色端較冷、邊緣較銳利、Noritisu 細節紋理較多… etc。
24. 當時各品牌的數位機台有不同的掃描調性(甚至同一個品牌、不同店家也有不同結果,這變因可能是來自機台操作者),有的色彩濃厚且柔和、有的則清淡但銳利化過頭,這也是當時攝影人會多方嘗試的原因。當時富士機台接受度頗高,是因為膚色部分非常討喜,很容易掃出粉嫩的膚質,雷射放相的品質也不錯,有一種清淡透亮的質感,但掃描品質則見仁見智。
25. 請注意:當時從未聽過有攝影人稱機台掃出來的影像有「底片味」,大家心知肚明那是「機台味」。這對2010年後出生的攝影人造成一個問題:若他從未接觸過光學放相的製程,如此一來(做得不好的)數位機台味恐怕會誤導他對底片色調的認知,若再加上前面所提到的底片preset(甚或少部分人利用底片攝影的自我吹捧),那麼中間的誤會就更大了。
26. 視覺文化是由群體造成的,既是群體就會有很多不同動機的人參與其中。網上少部分人經常發佈細思極恐的底片神話,我曾認真的問過資深攝影人的意見,就連從膠片時代走來的攝影人也好奇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誇讚其詞的說法。
27. 大概這又是一種「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現象吧。搭配這個世代的攝影人總是需要透過社群平台行銷自己,使用底片拍攝顯然可以成為現代攝影師的一個行銷話題。既是行銷,必有偏鋒,也因此形成一套獨特的風景線。有的人使用底片時,完全沒有利用到底片的特性、沒有光學放大,只是交給相館掃描後獲得數位檔,這就比較麻煩,他們經常誤以為機台味即是底片味。
28. 然而大多數我身邊的攝影人都是心態比較中性的,即使「返祖」也只是希望找回屬於自己的情懷,或是覺得老機器操作起來分外有感。有些比較資深的攝影人,若想要把膠片數位化進行分享,對於掃描器甚至沖洗店也都是比較挑剔的。「攝影」若失去技術上的掌控,可能就不是在玩色調,而是色調在玩你。▌
▲ 膠片 v.s 數位。相隔了二十我在台灣大道上用同樣的鏡頭拍攝同樣的地方。底掃是 Frontier。可以看到機台端若掃描不好對影像是有毒的,那是機台味,不是底片味。
More Samples
後記:返祖現象還有另一項新話題,有廠商研發出一種可打印最大 40英寸的雷射印表機,容許攝影人將調整好的數位檔案直接打在黑白銀鹽相紙上,再進行顯影、定影,藉此獲得銀鹽相紙的顆粒與單一色調特性。仔細想想確實高明。